第一百三十二章 并购和大产业

云端科技东方睿的卸任总裁职位是一个大新闻,至少在it界是这样的,只保留了董事长职位,将企业管理交给了副总经理后,直接就任ulran总经理,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东方睿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况且这种工作安排,很多人都嗅出了其中隐含的关联。

各种传媒都发出了报道,其中《计算机世界报》的报道是这样的题目,“ulran的新任总经理东方睿先生很可能推动一股企业并购旋风。”

《经济学人》的报道,“重大并购时代的到来,专访东方睿。”

而东方睿也通过各种媒体向相关的企业发出了橄榄枝,划定了并购范围,洒下了诱饵,等待企业上钩。

东方睿的上任将刘学贵和李秋都解放了出来,也让东方睿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能力,在云端科技是一个很小的圈子,而现在的ulran公司则完全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外人看着多元化,其实只有核心人员知道其中的产品都是依赖心灵能力作为核心的。

一周以后,东方睿开始马不停蹄地接见各种公司的核心层,讨论收购事宜,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与李秋的战略思路相关度极高的公司。

灵门不缺钱,大量的钱在银行里面发霉,而这些企业则缺乏技术和销路,而灵门有充分的自信能够拉动这些企业的业绩,所以一拍即合,一周的合作并购意向就达到了6家,还有10多家都在商谈之中,李秋的思路就是控股,特别是管理层必须是自己可控的,要派出财务和总经理,所以谈判也很激烈,这六家快速达成的主要原因是实在撑不下去了,银行不放贷,企业员工开始人心不稳。

最先达成意向的是航天天瑞公司,这家公司并购意向之所以这么快达成,主要原因是东方睿有一个师兄任公司总经理。

达成合作意向以后第一件事,李秋就派出了纨绔中的慕天为总经理,慕天虽然不懂设计制造,但是懂得管理,也在美国拿到ba的,可惜没有实战经验,这次就当是实习了。

李秋开始将美国ulran公司的太空飞船图纸交给了这个公司,加工空间站和无重力实验室的设备,有了资金和订单,公司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工人拖欠了半年的工资一次性发放,并且给公司的员工整体提升了工资水平,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空前。

其他几个公司里去也放手将纨绔中的5个也派出担任职务,作为考验和实习,尽快让他们融于工作中,这些纨绔虽然是富二代,但是都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都在欧美留学过,并且大多数还是管理学科,他们的父母指望未来接班的,现在被李秋抓了壮丁。

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李秋给他们定的目标就是业绩必须达成,纨绔们现在都跃跃欲试,想在这股庞大的洪流中跟上时代,跟上李秋的节奏。

对于纨绔们的管理,现在全面交给了叶楠负责,这个算是这个中国最大纨绔的强项,收拾这些纨绔党人,自然得心应手。

而李秋知道最难的其实还是在新航天城,地处伏牛山腹地的航天城建设规模极大,那里周边已经成为一个大工地,配套设施全面落地,李秋看过规划,那就是按照美国福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作为模板建设的,只是加入和充分的中国元素,特别是酒店众多。

根据调研和李秋对于航天城的规划,这里只能是其中的一个航天城,李秋希望在人口密集地的珠三角再建立一座航天城,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

洪琪在一次会议上和基金会高层谈到这个规划的时候说道:“李秋简直快疯狂了,这是要把中国整个变成自己的航天园区。”

王化顺叹道:“现在他有了钱,就想花出去,你不知道他在我们的半导体所,有一半的设备是给他打工的,现在你们是不是都配上了第二块储能晶体,这都是李秋的功劳,我愿意全力支持他。”

苏力叹道:“你们没有看出来,这都是在机场和约翰尼打了一场以后的结果,有什么隐情他没有说,这孩子心里太苦了。”

洪琪苦笑道:“好吧,我打报告,递交给高层,筹备建立第二座航天城,有时间你们去看看新航天城,现在进场跑道加宽加长,已经能够降落波音797飞机和重型运输机安124也能降落了,下次你们去的时候就直接坐专机去吧,我听说后两架公务飞机已经快到了。”

杜永春笑道:“这个小混蛋,闹的还真挺大,也得亏王书记全力支持,基本上军委和政府对于基金会是有求必应了,上次我和发改委领导谈到此事的时候,他说支持基金会就是支持中国经济。”

沐亚男却说道:“你们别高兴太早了,现在还没有触到他们的蛋糕,也没有人敢随便惹恼咱们,不过一旦局势变化,还不好说呢,我看李秋的打算不错,这是未雨绸缪。”

吴金平点头说道:“这个孩子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说杞人忧天还真不假,地下城他对进度可是天天催,感觉他似乎感应了什么,害怕出现什么灾难之类的,总之我们还是要关注,因为一旦出现灾难,地下城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第一避难场所。”

张大为说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小混蛋,为了赚钱,又增加了2个席位,在国内和国外,同时开始赚钱大业,现在赚钱速度又快上了30,我看过一次溥若云发来的资金增加情况,吓死我了,这样做几年年,简直就直接抢了美联储,哈哈。”

苏力点头道:“一旦出现巨灾,钱都会没用的,所以这孩子想尽快通过这种合法途径积累资金,完成自己的计划,他心里肯定有一个计划,可是从来没有说出来。”

李秋在运作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的时候,同样没有忘记生命科学院。

迟原的生命科学院的实验室对他们全面开放,迟原甚至动员了生命科学院院长参观过,这里的设备和相关的资料,让这名院长大为吃惊,和方院士协商以后,将博士生的实验基地直接放在了如梦生命科学院实验室,也达成了技术和研究成果共享的协议。没有那些设备仪器和大唐来的资料,简直无法称其为生命科学研究,大唐帝国的这方面的研究领先本时空上百年时间,在大唐人均寿命100岁的时候,本时空的人均寿命才75岁,差距巨大,而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疾病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

迟原的话给他浇了一门冷水:“为了这些资料,乔乔走了,尚院士死了,全世界都不相信这些是真的,为什么要拿出来?不信任的结果就该遭报应!”

那名学者拿着pad,看着上面的资料,结巴着说道:“睁开他们的狗眼看看,这都是人类几百年的结晶,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迟原最近跟着这名导师一直在实验室做助教和实验,现在迟原已经独当一面,教授的大多数实验,直接让迟原亲自操作,当然少不了那对师姐了。

而李秋也抽出每一个时间段和颜妍讨论和修改数学模型和算法,hcp数据已经完整导入,分析模型的问题,对于形成三维结构图有些冲突。

现在属于尝试算法修改和李秋设计的新的数据架构的实验问题,这种数据结构说实话,也只有在神经元连接领域才能发生作用,在其他领域还没有找到应用场景,李秋也颇为自豪,和颜妍合作的一篇论文已经递交给了《自然》,推荐的教授也说明了推荐理由,申公豹也郑重其事的附上了推荐信。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