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赶到了温县!”一人骑着骏马,望着不远处的温县,抚着胡须感慨道。
这人名叫卫觊,字伯觎,乃是河东卫家子弟,河东卫家和温县司马一向交好,两家多有联姻,司马玉的嫡母卫氏便是出身河东卫家。
卫氏一族,若追本溯源,可是西周康叔之后,康叔封卫以国,子孙以国为姓,派衍河东,子孙散居各地。
若山右之曲沃,江左之华亭,广东之番禺,济邑之无恨,自河东安邑分支者难以悉举。以河东一支为最。
西汉孝武帝时期,卫氏之女子夫为皇后,先后卫子夫、卫青、卫宏、卫瓘左右朝政,卫氏一门逐崛起。
东汉之起,卫氏便是诗书名门,乃是儒学的望族。
在东汉孝明帝时期,由于卫氏子弟卫暠的儒学声名在外,便被朝廷征召,由于路途和身体雒阳状况,在赴就任途中卒于河东安邑,朝廷便在本地赐所葬之,于是,卫暠的家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
由于朝廷的重视及卫暠的地位和声望,所以,卫氏家谱便将卫暠列为一世族。东汉的名门多为大族,均由儒学经术方能进身仕途。卫暠的身份是儒生,后代定居河东之后,虽然门户未立,却仍以儒学传家。
这便是河东卫氏的由来,河东虽以儒学传家明世,但鲜有子弟在朝中任职,故而如今略显势微。
卫觊乃是卫暠的四世孙,自小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名声在外,乃是河东卫氏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亦是河东卫氏再次崛起的希望。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尤其以文章而名扬于世,早年间便得朝廷征辟,然而当时阉党乱政,党锢之祸尤在,朝局混乱不堪,士族党人纷纷避乱,故而卫觊称病不受。
时至今日,卫觊已过而立之年,早已经娶妻生子,然依旧一身白衣,没有半点官职在身。
故而温县司马因为司马玉认祖归宗送来邀请时,卫觊才有闲情前往温县赴宴祝贺。
这时卫觊骑着骏马,在其身后有数十家兵全副武装的守护在两辆马车,在他的手势示意下停了下来。
后一辆马车,里面装有的是祝贺的礼物,前一辆马车坐着的乃是卫觊的亲属。
这时卫觊驱马走向前一辆马车,还未靠近,便听到马车内不断的传来的咳嗽声,这让他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卫觊不由的关切道:“仲弟身体如何,是否需要停顿休息。”说着便从随从那里结果一壶水递了进去。
马车内传来的咳嗽声又加重了几声,停了之后便传来一阵若有若无,气息虚弱的男音。
“多谢伯兄的关系,宁身体并无大碍”一句话还未说完,又重重的咳嗽了几声。
这马车里咳嗽的人乃是卫觊的仲弟,卫宁,卫仲道,自小体弱多病,药石不断。
虽然卫仲道口中说并无大碍,但是他的身体却无情的将他的话出卖,这让卫觊眉头更加紧锁,生怕卫仲道身体出现什么意外。
河东安邑离河内温县并不遥远,数百里的路程,若快马加鞭,旦夕便可到达,但是因为顾及到卫仲道的身体,卫觊不得提前数天,花上数倍的时间,以较为缓慢平稳的速度赶路。
“汝这又是何必呢?”卫觊不由的感慨道,此次去温县司马家祝贺,有他一人代表便足矣,卫仲道根本就没必要一同前往。
而且不管路上如何顾及到卫仲道的身体,即使坐在马车上终归而言还是舟车劳顿,颠簸的路程是没有在家里静养来得安稳,是会加重卫仲道的病情的,这从一路上卫仲道咳嗽的频率越来越快便能看得出来。
“是啊,一个私生子罢了,又如何劳烦仲兄如此挂心,特意从安邑赶到温县”这是马车内一个傲娇的女声接着卫觊的话说道。
说出这话的乃是卫觊的小妹卫涟,卫觊听到这话不由的摇了摇头。
卫涟如今待字闺中,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前些日子,司马家除了送来请帖外,还有司马玉嫡母卫氏的一封书信。
“吾河东卫氏如今虽然势微,朝着亦无人任职,但终是是世家大族,怎遭汝司马家如此看轻,嫡女嫁庶女本就不合礼法,何况一私生子呼?司马家欺人太甚!”
卫觊的父亲一看到这封书信当场就发怒反对道。认为是司马家授意为之,不愿意将如今唯一待字闺中的嫡女卫涟嫁给司马玉。
但是卫觊却不这样认为,河东卫氏和温县司马一向交好,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又公正谨慎,当不会授意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所以卫觊认为是他的姑母卫氏瞒着司马家擅作主张。
卫觊想想便能明白,他的姑母卫氏善妒他也是略有耳闻的,他的姑父司马立当年病逝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姑母卫氏可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世家大族特别注重血脉延续,亦是希望死后能有后人祭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的姑母卫氏导致司马立这一脉无后,可以说是非常大的罪过,虽然司马家不屑于刁难一个寡妇,但是司马族人无意中的冷漠是不可避免了。
这一件事本就是卫氏理亏,作为卫氏的娘家河东卫家也不好多说什么,他的姑母卫氏这些年的遭遇显而易见,卫觊猜都能猜出来,当是受尽了司马族人的白眼和冷漠。
直到司马玉的出现,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如今卫氏在司马家的地位恢复如初,可以说司马玉的功劳很大,虽然司马玉啥事情都没有做。
在这种情况下,卫氏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必然要讨好司马玉。
所以卫氏将目光看向司马玉的婚姻,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言,作为司马玉的嫡母,卫氏当然能为司马玉的婚姻大事做主,她希望河东卫家能嫁一嫡女给司马玉,借此来讨好司马玉。
若是婆媳都是出于河东卫氏,必然没有什么矛盾,甚至能将司马玉捏在手中,这样卫氏在司马家的地位将稳如磐石。
卫氏心中那点小九九,卫觊全摸得清楚,对于将卫涟嫁给司马玉,嫡女嫁私生子这件事,卫觊的心里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那么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