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入京贵为大将军,而大将军武官之首,其权力甚是在三公之上,位高而权重,能节制天下兵马,名义上是可以以朝廷之令号召董卓等拥兵外藩,至于董卓这些拥兵自重的外藩,听与不听,奉不奉招,或是阳奉阴违,那就是另外的事了,这些何进便控制不了了。
“招四方兵马,许董卓外藩入京”大将军何进心中沉思着袁绍的话,这袁绍话中的深意是,是想让他携外藩之势,逼迫朝廷,让何太后让步,从而铲除张让等宦官阉人。
而这时,跪坐在较后一排的一人却站了起来,那人身高八尺有余,姿貌温厚伟壮,站起来着实让人侧目,他拍了拍整理了一下衣着冠饰,驱步走在何进的面前。
“景升可有什么话要说?”何进也有些意外,这人何进虽召辟许久,亦视之为亲信,曾经多次邀他商议要事,但他一样少言寡语,鲜有进言,久而久之,何进就视他为空气了,可有可无。
这一次突然站了起来,似乎有什么话要说,让在场的所以人都有些意外。
这人名叫刘表,字景升,汉室宗亲,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汉灵帝时期因为党锢之祸,与同郡张俭等受到讪议,被迫逃亡。
黄巾之乱爆发之后,党禁便被解除,刘表等人便被朝廷恕罪,没过多久,刘表因为名士关系,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推荐再次入朝,如今出任北军中候,乃是何进的亲信之一。
刘表看了一眼袁绍,因为曾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刘表亦是对张让等阉党深恶痛绝,虽然认为阉人祸国殃民,但并不认为何进的献策是什么好的计策,于是朝着何进拱了拱手反问道:“昔日,张让等阉贼派使者前往董卓去处,欲说服董卓,是以何阴谋陷害将军,离间将军和太后兄妹之情?”
在场之人并未说出口回答。刘表面露忧色,说出了他心中的忧心,“若依袁中军校尉所言,将军招外藩入京,将军若依此行事,不正是坐实了阉贼当初的构陷,将军一向以汉臣自居,为天下人所仰望,此举恐令将军名节受损,亦会让太后怀疑将军之用意,若让太后误会,非但不得太后同意,恐适得其反,更不会让将军诛杀阉贼。”
刘表所说正如预言一般,后世何进欲招外番如今,威胁何太后,何太后大怒,依旧不许,这才给了张让等阉党可乘之机,将大将军诳入宫中诛杀。
“再者甚,外藩所统之兵卒,多为边地蛮人,有甚至乃是外族野人,甚无见识,亦不知礼法,若许其入京,恐受雒阳繁华之诱惑,不受将军之节制,为非作歹,骚乱京师,若是惹得雒阳天怒人怨,吾等虽死不能赎罪!皆乃汉室之罪臣,故还请将军慎重。”
何进的主薄陈琳上前附和进谏道:“《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陈琳不愧出身世家,文采斐然,所说之话引进据点,让何进无可反驳。
何进曲将吴匡、张璋,素为何进所亲幸,为何进掌兵,故今日也在场。
刘表,陈琳等人都乃当今名士,以其家世,学识,文采甚得何进亲近,吴匡、张璋等人乃是武人,以武用兵,胸中并无多少点墨,素来妒忌刘表,陈琳等人,与其不和。
之前,吴匡、张璋等人与袁绍早已合谋,统一战线,故而这时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反对道:“将军欲铲除阉党,所行大义,并不为己,乃是为了天下,为了汉室,一时污了名声,得太后之疑,又算得了什么,将军对汉室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将来来日方长,自然能让太后明白将军今日之良苦用心。”
“正如陈主薄所说,大兵聚会,强者为雄,董卓等外藩,兵微将寡,将军雄于雒阳,所掌之兵,十数万众,兵强马壮,兵多将广,天下莫之能挡,又有何惧之,若外藩有所图谋不轨之举,霍乱京师,将军自可出兵剿灭,此举亦可保将军对汉室之忠心。”
吴匡,张璋等人亦有私心,若有战事起,吴匡、张璋等武将便更能得大将军何进器重,便有发挥的余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从而加官进爵,正是他们一直所期望的事情。
吴匡、张璋等人的话倒是提醒了何进,倒是让何进心中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正如袁绍所说,张让等阉党之流,所行之事,天怒人怨,亦是惹得那些拥兵自重的外藩不满,何进从董卓将张让的使者交于自己,不愿与张让等阉人同流合污,从这件事便能看得出来。
而这时候,何进以清君侧的名义邀其这些外藩入京除贼,必然能让朝堂恐惧,若太后依然不许,庇护阉人,何进自可默许这些外藩自便行事,许之小利让他们自行捉拿铲除宦官阉人,何进便不必亲自出手。
以这些外藩兵卒的行径,来到繁华的雒阳,自然不会老实,当他们霍乱京师的时候,何进亦可以朝廷名义遣送他们离京。
若这些外藩不肯离京,何进便有借口出兵剿灭他们,以何进的兵多将广,剿灭这些外藩自然不是难事。
若能剿灭这些外藩,必能威震天下,令天下不轨之徒胆寒,亦为汉室除一心腹大患,匡扶汉室,其同再造之功,昭宣之霍光亦不能相提并论。
“吾当为汉之周公!”何进心中笑道,但是他忽略了一点,王莽篡汉之前,亦被朝野称赞“周公再世”。
所以何进不管在场的亲信如何争执不休,他心中已经拿定注意,便是准备采纳袁绍的计策。
如何进心中所想,招外藩入京,此乃借刀杀人之计,亦乃一石二鸟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