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玲珑塔之十五

?

匪夷所思的是,当有一天我真的将自己写的契丹文字摆在金老的眼前时,金老面上的表情完全可以用震惊来形容。乐—文等我拿出一枚钱币给他欣赏时,他更是大跌眼镜了。

师叔端起酒敬叶伯道:“感谢您对我的悉心治疗,希望多保重身体,明年有时间我和小龙还会再来看望您的。”

“怎么?这就急着要走啊?就不能多陪我这个糟老头几天吗?”叶伯端着酒碗的手颤抖着,言下似有无限的悲凉之意。

“学校教学任务重,还得赶回去。在您这里已经有五六天了,给您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请您谅解。”师叔真诚的表示谢意。

“不会是吃完饭就走吧?!吃完饭天也擦黑了,还是明天一早再走吧。”叶伯殷勤挽留。

见叶伯一脸的不舍,师叔只好点头同意。

叶伯见了转忧为喜,又为师叔和我添了一些酒,叹息道:“好不容易认识了两位小友,可是转眼就要分手,我就为你们唱首歌送行吧!”说着话,用手中的筷子开始用力的敲打酒碗,慷慨激昂的纵情高歌。古朴凄怆的曲调,苍凉的歌声,回荡在果园的上空,惊的归巢的鸟儿乱飞。

一曲唱罢,师叔和我齐声喝彩。师叔不好意思的请教道:“曲调高亢宏亮,只是不知道您唱的歌词大意是什么。”

“这叫萨满调,是为你驱邪治病,希望你尽快康复。歌子唱的究竟是什么,我也不清楚,这是从小爷爷教我的。现在我也是偶尔在高兴时吼两句,经常唱,会被人说成是宣传封建迷信的。”老人哈哈大笑道。

原来,叶伯只是会唱,知道歌词大意,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晚饭后叶伯表现的有些亢奋,滔滔不绝的为我讲起了契丹先祖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饶有兴味的听着,不时的提一些问题,如此恰到好处的搔到了叶伯痒处,老人谈兴更浓,喝着茶水为我讲起了耶律阿保机射龙的传奇故事:

——辽太祖在巴林左旗时,一天早起床看到一条十几太长的黑龙在头顶腾云驾雾的来回盘旋,于是张弓搭箭向它射去。黑龙中箭之后飞速逃离,龙最后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吉林农安县,那个地方从前叫黄龙府。岳飞讲的直捣黄龙就是那里!

赤峰的巴林左旗距离吉林农安县有一千五百多里地,这个事情可能吗?

当我稍微流露出些许的怀疑时,叶伯一本正经道:“宋代伟大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出使契丹的所见所闻。他说自己曾经出使到夜来山,山上有座庙叫射龙庙。庙里藏着那条黑龙的舌头,这舌头就象一把剑一样。所有专家学者把沈括的这个记载当成神话一样看待,而我却要告诉你,这龙舌不但是真的有,而且我亲眼见过的。”

“这世界上真的有龙这种东西啊?辽太祖的箭能射下那么厉害的神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光,吃惊的问叶伯道。

“太祖皇帝梦日而生,生而神异,而且可以预知生死,死时也有异象,他是我们契丹民族最大的萨满!”叶伯振振有词道。

“萨满具有沟通天地的超人能力,古代王者兼巫者、萨满,是很平常的事情,中原农耕文明的始祖也有类似的记载,辽历代皇帝身兼本民族的大萨满也很正常。龙这种神话中的动物,在古籍记载中经常出现的。金代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也记载了辽太祖射龙的故事,而且详细的描述了龙的样子。在他的笔下,龙是生着独角,尾巴长、腿短,身长五尺多的一种动物。至于是不是可以腾云驾雾、兴风作浪,书中到是没有记载。”师叔在一边插话道。

“龙究竟长的什么样子,我也没有见过,我只是见过龙舌头,确实是和一柄剑一样的。”怕我不相信,叶伯说着话,一边用手比划着龙舌剑的长短。

见我仍是将信将疑的神情,叶伯象是下了很大决心一样,赌咒发誓道:“明年你如果还来这里看望我,我就带你去看龙舌剑。让你知道我七十多岁的老头不是在信口开河。”

“我明年一定会来看望您的,还想吃您果园里的苹果,想吃您做的小鸡炖蘑菇。”我用力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

叶伯大声笑着,在我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慷慨道:“如果真的来,我还会为你打开一座宝藏!”

“宝藏,什么宝藏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宝藏吗?”我故意装糊涂道。

“比你见过最珍贵的宝藏还要宝贝多!你随便拿一件你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我来看您,不是为了你的东西。我是不会乱要别人东西的,哪怕这东西价值连城。”我脸涨的通红,低声为自己辩护道。

“我知道你这孩子厚道,但我和你有缘,有的人就算是天天绞尽脑汁的算计,我也不会给他留一个钢鏰,你即便是远在天边,有些东西也只是给你一人留着的。”叶伯瞪着眼睛望着我,直言不讳道。可能是酒喝多了兴奋的无法入眠,躺在被窝里的叶伯仍在滔滔不绝的为我讲述契丹民族中的传奇。

故老相传,契丹先民中有许多超人异人。有一位叫通呵的萨满,他手中的法器是一具骷髅头,平时他躲在帐篷里的毡子下面,人们根本见不到他的。只有在杀了白马青牛祭祀后,他才会变成人形出来为人们指点迷津。等到事情处理完后,又会回到帐篷中,不见影踪。国中人揭开帐篷暗中偷窥,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无独有偶,另有一位名叫喁呵的萨满,也极有神通。他戴野猪头,披野猪皮,住在帐篷中。有事就出来,没事时候就隐入帐篷中不见踪迹。他的妻子有一天把他披的野猪皮偷了去,结果他再也没有出现,人也不知所踪。另外一位萨满是养羊专业户,他一共养了二十只羊,每天吃十九只,到第二天人们去数,羊圈里仍然是二十只羊。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太神奇了!”我惊讶的合不拢嘴。

“你在山上时间短可能没有注意到,医巫闾山上有一块巨石完全就是骷髅的样子。据说就是通呵留在人间的法器!”叶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这不科学!”我喃喃自语道。

“我并不认为这事不科学,将人体缩减成骨架是向神圣世界转入的一个重要步骤。不仅是契丹人民,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将骨架状态视为是是死者再生。西方的一些巫术中也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生命本质保存在骨骼当中,人与兽都是由骨骼状态获得重生的。现代科学中的克隆技术,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重生呢?”暗夜中传来师叔充满睿智的声音。

“我看《卦神演义》神话故事中,哪吒‘析骨还父’死后尸骨无存,是太乙真人帮他用莲藕充当骨骼,得以重生的。”对于重生的事情,我大概只知道《哪吒闹海》了。

“哪吒这个人物完完全全就是个舶来品,他本来是印度佛教传说中的人物,最后却成了中国的神仙。天神-骷髅-萨满,契丹先民的这种生死轮回观,是祖先崇拜与神崇拜的统一,是神权与政权的统一。这种情形在世界历史上并不鲜见!我国历史上许多北方民族崇拜猪神,认为猪是灵兽可以通神,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就是古代先民把猪当成神物的铁证。载野猪头、披野猪皮的萨满形象,说明这一历史时期的契丹人民尚处于狩猎经济为主的文化阶段。”师叔侃侃而谈道。

“到底是老师,知识渊博!你知道猪,估计你就不懂羊是怎么回事了吧?”叶伯象个孩子似的,乐不可支道。

“历代契丹皇帝祭天地时除了杀白马青牛,也会杀黑白羊替代。这并不说是白马和青牛无法找到,在辽广阔的疆域中找几头牛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契丹人民眼中看来,白马、白羊是代表天上界神的,青牛、黑羊是代表地下界神。羊被认为是圣洁之物,黑白羊也是萨满沟通天地的灵兽。直到今天,羊仍是北方少数民族牲祭时主要用的牺牲供品,神羊中以头部发黄的白公羊最有灵性,这种羊不可以去势,也不可以买卖,直到它老了才宰杀吃肉,烧骨脂,还要将头和皮悬挂在树上。杀牲用羊沟通天地,羊的肩胛骨用来占卜,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叶伯说的兴高采烈。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先民有种崇拜白色的文化心理。白虬、白马、白牛、白驼、白鸠、白狼、白鹿、白龙、白鹤、白芝、白兔、白狐、白雀、白虎、白鱼、白龟、白象、白鼠,这些白色的鸟兽鱼虫,都是祥瑞。”

“太祖骑白马,太宗骑白驼,当时送给宋王朝的贺礼中有‘万鹰之神’辽东猛禽海东青,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羽毛纯白,爪子为玉色的。从前经常可以看到海东青在蓝天翱翔的,现在一年到头也不见踪影了。”叶伯感慨道。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