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胤祥给皇阿玛请安,给德妃娘娘请安。”
一同叩下头去,抬起头看见德妃朝我点了点头,转眼便到了与德妃同坐在榻子上的皇帝,康熙皇帝。
“都起来吧。”
坐在上面的皇帝淡淡开口,身边的小宫女递给我一杯茶,我接过,缓步走至皇上面前,跪下,双手将茶碗举过头顶,送至皇上面前,恭敬的说:
“皇阿玛,请喝茶。”
康熙接过喝了一口,便放下了。宫女将我扶起,又递了一杯茶,我接过,走至德妃面前,屈膝递茶,恭敬的说:
“德妃娘娘,请喝茶。”
德妃接过也是只喝了一小口,便放在几案上。我回到胤祥身边敛眉站好。
“皇上您看,这老十三的媳妇眉眼间透着一股子灵性,像不像咱们的温宪。”
康熙听了德妃的话,抬眼认真的看向我,我一惊,身后竟冒出了冷汗,面上却是无论如何也要强作镇定,撩衣,跪了下去:
“臣媳,天生资质拙劣,怎会与温宪公主有相识之处,娘娘这样说是抬举臣媳了。”
“温宪那孩子,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她的孝义,最为关心朕,也最能讨朕的欢心,朕的儿女虽多,但在朕的一众儿女中,就数着她胆子最大,虽是个女儿却敢做旁人不敢做的事,是个有胆识的孩子。朕将她的婚事安排在京,原想着就算她嫁人了,日后还是能常见的。可谁想那孩子那么早就先去了。”
我看着康熙,他握着德妃的手,望向远方,独自沉浸在思念女儿的情绪里。我深知,康熙皇帝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中拥有子女人数最多的皇帝,可惜他的孩子们为了他的皇位一次次上演着骨肉相残的戏目。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与他贴心的女儿的离去,无疑会让他伤感。
“皇阿玛,请勿伤怀,公主生前恪尽女儿孝义,臣媳相信如果公主在天有灵也定不会希望看到皇阿玛如此伤怀。”
我重重磕了一个头,接着说:
“请皇阿玛保重龙体才是。”
康熙收回目光,看向我,对我说:
“是个好孩子,起来吧。”
我缓缓起身,眼角余光却看到德妃嘴角微微上扬,对我赞许的点了点头。
“十三阿哥。”
胤祥上前一步:
“皇阿玛。”
“姚佳氏朕甚是满意,朕希望你们可以相敬如宾,家宁才会国安,你明白了吗?”
“是,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
“姚佳氏。”
我也上前一步:
“臣媳在。”
“朕希望你能安顿好十三阿哥府,做一个温良淑德的十三福晋。”
“是,臣媳谨遵皇阿玛教诲。”
“刚刚德妃说你像温宪,朕瞧这你也有这灵性。日后便常进宫来陪伴德妃吧,即是成全了德妃思女之情,又是全了为人媳的孝义。”
“是,臣媳定当恪尽己责。”
“李德全,去把缅甸进宫的吉祥如意玉佩取来,赐给十三福晋。”
我接过玉佩,向着皇帝叩头谢恩:
“臣媳,谢皇阿玛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