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做决定

能坐上京华校长的位置,境界当然不会太世故,但也不可能太过理想化。

开除学籍是学校在权力范围内能对学生做出的最严重的惩罚,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再加上京华的学生都是各地挤破脑袋考进来的尖子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强,所以要开除学生必须经过院系领导、教务处和校委会这三道大关严格审核,如果不是特别恶劣的情况,都不会采用这么极端的手段,京华近二十年开除过的学生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如果不是因为姚之荃被绑架又生死不明,伍玥的这个行为也就是记个大过,够不到开除的级别。

但现在结果就是这样,姚之荃躺在医院里很有可能醒不过来,这一结果跟救治不及时必定是有关系的。

如果监控没有被破坏,那么理论上救援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虽然犯罪分子在动手前很可能也会选择破坏监控,但这只是可能,没有发生,一种假设而已。

所以这么一考虑,伍玥的处理就变得复杂起来。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我是认同的。”黄恕行点头说道,“所以国家才实行了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教育。但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对学生来说,核心是通识、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社会来说,是为社会发展供应更优秀的人才。伍玥同学的档案我看了一下,她从大一到大三的成绩都不错,老师对她的评价也都还可以,她的知识学的不错,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我们的教育下,她没有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道德感的人,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是失败的,但也是无力的,因为个体的多元化,想要通过教育消除个体的差异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理想是完美的。”程复先插话进来,“但不能因为理想完美,我们就放弃追求理想。”

“是。”黄恕行点了点头,“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的确不应该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京华作为知名高校,也必须对社会负责,所有从京华毕业的学生都有京华的背书,是在告诉世人,这名学生达到京华所有规定要求并通过审核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了。伍玥同学已经大三,大四是实习和答辩期,如果她不选择继续深造那她留在学校的时间还有多久?我们可以为学生未来多考虑一些,宽容一些,让她写个检查、通报一下,或者在档案上记个过,事情就结了。但大家都知道,现在时代变了,不是档案永远跟着人走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社会负责?把这样一个教育失败的学生放到社会当中,又不吝提供我校优质背书,对那些毫无防备的用人单位,是否不够公平?”

黄恕行这番话也算掷地有声了,全是道理,全是大义,而且从头到尾没提过姚之荃。

程复先微微点头,有了黄恕行这番话,他也好做决定了。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