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享誉世界杯的涂料广告

1981年,早春二月。

两大一小三辆面包车,行驶在徽省的道路上。

山连山、林接林。

和后世一样,徽省的沿途风光还是很有看头的。

这一会,故地重游的得利卡面包车上。

除了广告科的三位同志,还多了一位黄华。

“怎么样黄经理,”

正在开车的江山,面向前方道:“你们年底的奖金没少发吧?”

作为浦江广告公司的部门负责人,黄华依旧是一副春风拂面的笑容:

“就我们单位那号小本买卖,哪能和你们春风度比呀。”

说到叫苦,江山还是很有经验的:

“外人不清楚,你黄经理还能不知道?

就我们公司那种层层剥削,轮到我这的时候还能剩多少?”

黄华一脸的感慨:“看来你也不容易啊。”

“可不,”江山揪着眉、摆摆手:“如今谁容易?连政府都快揭不开锅了。”

黄华点点头:“我跟你说江山……”

这时候坐在后排的蒋壮壮、丁铃铃,翘着嘴角瞧着前面正在叫苦的两位。

之前他俩就听江科长提过。

黄华所在的浦江广告装潢公司,将是广告解禁后最肥美的一家公司。

但这会再瞧瞧这二位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揭不开锅的是他们俩呢。

“哥,”

扶着方向盘的江山,向后指了指:“该带的都带上了吧?”

“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黄华也笑着指了指后面:

“从工具到人手,都给你备的足足的,保证帮你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那我就替许局和机械部的领导,向伱先道声谢了。”

“这里面还有机械部的事?”

“那当然,”江山实不相瞒:

“六机部来浦江开会之前,他们的头特意给我打了个电话。

结果和许局碰头后,才知道他俩说的就是一回事。”

“噢……”

黄经理噢了一嗓子:“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明白该怎么做了。”

……

四亭村的几十户人家,刚出了小年没几天,就开始准备春耕的活了。

这一会他们还不知道,远处正有三辆车向着村子缓缓靠近。

“看见没,那就是四亭村了。”

“那就是?”

黄华顺着江山手指的方向看去:“看起来周边的风景不错呀。”

“这村子的四周有一片竹林,”

江山看着包裹在山林间的四亭村:

“等到了地头后,你注意看看他们的竹制工艺品,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就这小村子,还能有让我大开眼界的东西?”

黄华倒不是瞧不起他们:

“就这么跟你说吧,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公司举办了好几场农交会,什么样的竹制品我没见过?”

“是嘛?”江山先不和他争了:“等一会看过东西后,咱们再接着聊。”

……

没一会的功夫,三辆车挨个开进了四亭村。

“朱村长、全能,”

望着村长家大门上的红春联,江山使劲摁了摁喇叭:“快出来瞧瞧谁来了。”

“江大哥,”朱全能喜道:“你们终于来了?”

“呀,呀呀呀,我说今早的喜鹊怎么哇哇叫呢,原来是江记者回来了。”

说来也巧,村长和他的小儿子朱全能,正好就走在家门口的小道上。

一见到去而复返的江山同志,朱村长立马就感觉要有好事发生了。

这会再看看眼面前这阵仗,赶紧扶了扶帽子挺身迎了上去。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朱村长,”江山看了看小学的方向:“准备的怎么样了?”

“全都准备好了,”朱村长也看着同样的方向:

“这一回,镇长亲自带了一大帮人过来,没几天就给弄好了。”

“那敢情好,”江山招招手让他们上车:“走,我们先去看看学校修的怎么样了。”

早在江山一行出发之前,镇领导就接到了翻修四亭村小学的命令。

于是,四亭村学校的屋顶、门窗、土墙……甚至操场都给整修了一番。

这一会看上去虽然仍不是大瓦房,但瞧着就结实了不少。

该说不说,统一火柴厂、白猫洗衣粉这回的维修资金,到账的还真及时。

……

第二天,朱村长拿着一个小本本。

向挤在院子里的村民们,宣布了一件大事:

“经过江记者的强烈推荐,咱们村被政府给选上了……所以,大伙儿这两天都得积极配合拍电视的同志……”

“这么说,我们村也要上电视了?”

“全国人民都能看见咱们村?”

“我说村长呀,就咱们这个穷地方有什么好照的?”

“……”

就在村民们与村长对话的同时,江山和全能,领着黄华同志参观了屋里的竹艺编灯。

“全能,”

江山眼一眯:“给黄经理亮一手。”

“来了,”

站在一旁的朱全能,早就准备好了:“一、二、三!”

哗——

忽的一闪,屋里的竹艺灯,能亮的都亮了起来。

黄华只觉得眼前一闪,竟当场怔住了。

这一会别说是他,连跟在后面的蒋壮壮、丁铃铃,也都同时“哦”了一声。

几個人一会抬头、一会低头,欣赏着从没有见过的灯光。

看着屋里的各式竹灯,众人竟觉得村长家的这间小屋都变得不简单了。

“黄经理,”江山的声音在这时响了起来:“见过这样的竹制品吗?”

“没,”

黄华伸手摸了摸悬在半空的竹灯:“一样都没见过。”

“你说要是把这些都拉去农交会的话?”

“拉去农交会干什么,”

黄华的双眼被灯光灼的倍亮:

“再过两个月广交会就要开了,挑几个样品上那才是正道。”

“嗯?”

江山明白了:“这事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

……

正式开拍的时间,隔天就到。

当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自备铺盖卷借住在四亭村小学里的工人大哥们,开始就位了。

经过前一天的规整,这一会的四亭村顿时清爽了许多。

依照村长的指示,能收进屋的杂物都踪影不见。

一座座矮房,和土墙基本一水的光溜。

“大伙都准备好了吗?”

站在学校里的江山,看着每间教室前的粉刷工人们:

“记住了,就按照之前排练的来……预备,开始!”

一声令下后,随着摄像机的缓缓推进。

黄的、蓝的、白的、绿的……

不同颜色的外墙涂料,依次被粉刷匠们滚动起来。

教室外原本的灰黄土墙,在粉刷匠的上下挥动下,变成了一间间彩色的小屋子。

“快往那看。”

“那还是咱们的学校么?”

一面墙一个颜色,落在不远处孩子们的眼里,就好像是一间间彩色的玩具小房子。

整座校园,顿时活泼可爱了起来。

就在学校里近景拍摄的同时,村子里也有五六位粉刷匠在忙活着。

这一次,开林造漆厂联合浦江广告公司,出动的10多位粉刷工人

务必将整个四亭村,装扮一新。

等到最后一日彻底完工时,江山的面包车一路向上,来到了一处最佳观景点。

遥望着远处绿林怀绕中,缤纷七彩、清新夺目的四亭村。

江山在周围同志们的惊叹声中,架起了自己的摄像机。

白天一景,夜晚又是一景。

当布置在全村各点的竹编灯全部点亮时,江山同志的摄影机,又远远近近跑了个来回……

……

1997年,立邦漆的一支广告,出人意料的成了“98世界杯”的一道风景线。

在当时,为了多看一眼新上线的“立邦漆”广告。

只要球赛的中场休息一到点,女同胞们便及时补位到电视机前。

当广告中的内蒙歌手乌仁娜,哼唱起《朱迪娜娜》的bg时。

青青草原上的一座座房屋,被现场粉刷成了一间间色彩明快的彩色房子。

原本,立邦漆以为这支一分多钟的涂料广告,只会在中国境内大受欢迎。

没想到,日、韩、新……等国的播放效果,也相当不错。

直到多年后,这支“立邦漆”的经典代表作,依然在广告界享有一席之地。

如今,被江山提前搬运后,虽然从大草原变成了绿林间的童话村。

但呈现的效果,分毫不差。

这一套操作下来,说不准还能成为四亭村日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在江山的记忆中,多年之后湾湾的一座小山村。

会因为偏远破旧的原因,被有关部门列入拆迁计划。

经村民们多次反对无效后,村子里一位80高龄的老兵,买来了大量的画笔和颜料。

先从自家的院墙开始,满涂满画了一番。

之后周围群众一见效果不错,便开始广泛应用了起来。

在四邻街坊的集体夸赞后,老爷子越画越多、越画越美……

渐渐地,小到一扇窗、一户门,大到整座房子的屋顶、院墙、街道……

反正只要是能落笔的地方,老爷子一个也没放过。

不久后,这座彩绘连成片的偏远小山村,被拍成照放在了网上。

绿林环抱中的七彩村庄,瞬间起爆。

于是,各地群众纷纷跑来拍照打卡。

见奇迹出现后,有关人士不但取消了拆迁计划,还给村子重新取名为“彩虹村”。

一时间,配套设施、纪念品都跟上来了。

村民们做梦也没梦到。

自家这座无人问津的小破村,居然一跃成了年接待量二百万的知名风景区。

这一幕就和如今的四亭村一样,当孩子们再次走进七彩斑斓的校园里时。

一箱箱中华铅笔厂的文具、书本,爱民糖果厂的大白兔奶糖、巧克力,真的就如童话般的出现了……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