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丘城外有座明台寺,历史悠久,前朝便由皇家供奉。
寺庙背靠檀山,山上有座八角凉亭,名为飘摇亭。
飘摇亭得名,据说是一百多年前的南平朝,有位忧国忧民的大臣,深感社稷不振、官场黑暗,于是一月之间连上十道奏折,向皇帝谏言,却反遭人诬陷,被判斩首。
大臣死后,宫城中频频闹鬼,皇帝妃子恐慌不已,找来明台寺主持高僧驱邪。
高僧念了四十九日的往生咒,对皇帝说:枉死之人愤恨不平,需要镇魂。
于是,皇帝便让高僧带走了大臣的首级,埋在檀山,并令人在首冢之上建起八角亭,以期镇压亡魂。
后来,很多半夜经过此地的赶路人,都听到有个苍凉的声音凄惨吟诵:
山河飘摇庙堂倾,二江六岭自难平。上听闭塞谗言美,四岳八河归别家…
自此,檀山上镇魂的八角亭,就被叫做飘摇亭,传说至今。
“…一百年前被埋在檀山的鬼大臣,最终一语成谶,预言了伐檀灭南平取而代之,也算是厉害。”
南庚笑着端起茶杯,为故事做了结语。
汝嫣岺原本就喜欢这类野记杂说,听他讲述,兴致盎然,频频点头:
他们此时端坐于飘摇亭中,石亭之下,便是檀山半山美景——
枫叶红似二月花,其间点缀野菊朵朵,偶尔可见前来登高的百姓,呼儿唤女,很有情致。
南庚虽然已经表明了世子身份,却不想汝嫣岚有所拘谨,所以此次出门,只带了两名侍卫,远远站着。
至于那些贴身死士,都藏在不为人知的暗处,轻易不会现身。
“不知为何,与岚兄闲聊,总是格外开怀,不拘什么话题,都有意思。”
南庚发自真心地说,他看着汝嫣岺的右臂,问道:
“你的伤,好些了吗?”
“没有大碍,多谢世子惦记。”
“嗯,你不必与我这般客气,兰丘之中…不,偌大天下,恐怕只有你一人堪为知己。”
说着,他眼中却闪过阴霾。
汝嫣岺稍作沉吟,低声道:
“殿下,令尊与朝花公主的婚事,定下了?”
“呵,说你是知己,倒不如说是读心人。”
南庚站起身,走到凉亭边,负手望向亭外山景,深吸了口气:
“虽然还没有颁下懿旨,但父王已在梦花楼备好了聘礼,做足了准备。太后乃是他胞妹,若不是十拿九稳,他不会如此上心。”
“殿下意欲何为?”
“朝花公主乃是太后养女,前朝薛氏之后,身份显贵,太后让她嫁入王府,旁人又能说什么?”
“此事若无转机,便要想办法,变害为利。”
南庚转身,看着石桌前怡然自得的汝嫣岺,扬起一边嘴角,笑道:
“我倒想听听,如何变害为利?”
“朝花公主乃是当朝第一美人,正值妙龄,却要嫁给四旬亲王,怎能心甘情愿?”
汝嫣岺翘足而坐,脸上带着狡黠之色:
“倘若…给她另择佳婿,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