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鹬蚌相争

帝国崩塌 陋巷翻书人 2052 字 2个月前

一夜休整,养精蓄锐之后,晋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发起最后的总攻,眼看着此次出征中山,最重要的目标便在眼前,却在此地一连耽搁了数日的时间,先不说伤亡如何,都是有些心浮气躁,毕竟,他们也已经离开故土,足有月余的时间了,军旅之中,肃杀之气中,总是离不开思乡之情,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在边塞之中,留下了那许多的乡愁文字。

但就在晋军已经发起了冲锋,喊着一阵杀声,向着城门处不断逼近的时候,久攻不下的城门,此刻竟然轰然洞开,而原本悍不畏死的中山士卒,竟然自城池之中蜂拥而出,看其架势,非是要与晋军死战,而是意欲撤出临淄城,心中都是带着火气的晋军自然是不能让中山士卒如愿,这些天来,在攻城一事上,他们可是没有少吃苦头。

但中山士卒一路且战且退,甚至不惜舍弃殿后的军伍,来保证大部分人能够安全退走,已经是彻底从临淄城中退出,并且向着周围的山岭之中退去,而此刻的晋军,却是陷入了一个抉择,是顺势入主临淄城,还是继续追击中山士卒,晋军统兵将领打马上前,眯起眼,向着中山军卒逃窜的方向望去。

中山军卒并不一起逃遁,而是于山岭之前,便化整为零,分作数支小队,分别向着深山之中逃窜,仅仅是粗略看去,已经是有数个不同的逃窜方向,中山军卒这是要用百流入海之法啊,晋军若是追击,便必然也要分兵,不然若是只追一路小队而去,意义不大,但深山之中,是否藏有伏敌,或是布有陷阱,这些都未可知,况且穷寇莫追。

晋军将领知会身边的传令兵,号角声此起彼伏的响起,传到十数万晋军耳中,舍弃逃遁的中山军卒,立即入主临淄城,晋军将领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占领临淄城后,边在向国中请求征调粮食,以保可以常驻临淄,而没有了粮草之忧后,便可分兵,留部份兵马固守临淄,而剩余的则攻向阳城或是曲沃之地,如此,可保晋军至少能够得其两地。

但就在晋军刚刚进入临淄城中,一切事宜还未开始安排,安排在城池周围巡视,防止中山退走之兵复而攻城的斥候,便仓皇的闯进晋军将领所暂居的府门之中,脸上惊慌之色,难以掩饰,“报告,将军,城外发现敌军踪迹,具体数量不知,但决不在十万之下。”

“什么!”晋军将领听到这话,也是吃了一惊,中山境内,何时凭空多出了十万人马,晋军将领稳了一下心神,接着问道,“不在十万之下,是中山还是楚军?”听到十万这个数字,晋军将领脑海之中,第一个冒出的竟然是盟国楚军,毕竟此刻中山境内,能够凑足这个数目的,便只有楚军了。

而且,他们在来中山之前,便已经被特地叮嘱过,此番出征,敌人虽然是中山与燕北两国,但楚军亦是不得不防,所以晋军至始至终,都在提防着楚国,但楚军却一直安稳本分,非但不与晋国相争,甚至处处以晋国为首,如此行径,非但不能让他安心,心中反倒是更加的警惕,甚至是有些疑神疑鬼起来,好似下一刻,楚军便会暴起,倒戈相向。

“好像,好像是燕北。”但回城禀报的斥候,却是直接便打断了他的无限遐想。

“燕北?”听到这两个字,晋军将领眉头一皱,几乎是下意识地便一口否定,“怎么可能,燕北先头部队,已经尽数被我军与楚军歼灭,即便是后面的驰援军队,不过也只有数万而已,何时有超过十万众的大军了!况且,燕北不去找楚军报仇,来寻我晋国何事,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燕北有驰援之军进入中山境内,他自然是知晓的,并且早已经派人打探过,不过与先前那支燕军数量相当,数万众而已,不足为惧,所以他亦未真的放在心上,况且,他心中还认为是楚军将燕军尸骸排布成那般模样,毕竟当日是他先率兵离开了城池,他们可是未曾触碰过燕军尸体,所以即便是中山境内真有十余万燕军,也应当是出现在楚军面前,而不是此处。

“属下不敢,但,好似真的是燕军。”那名斥候听了如此责问之言,吓得赶紧跪倒在其身前,但口中,却仍旧坚持,毕竟这是他们亲眼所见,谎报军情是死罪,延误军机,更是死罪。

晋军将领细细打量了其神情一番,观其神态,真的不似作伪,不然也不至如此反应,燕北军队来此处如何,还是如此庞大的数量,正在思索之间,晋军将领心中突然咯噔一下,面目之上也带上了几分焦急,竟然是管顾不上眼前的斥候,也顾不得穿戴好盔甲,就直接夺门而出。

晋军将领直接从一个路过的兵卒手中夺过战马,向着城门处奔驰而去,一路上横冲直撞,丝毫没有避让,倒是险些将数名晋军踏在马蹄之下,道路之上的晋军也是满脸错愕,他们自然是认出了,刚刚所过去的人便是他们的主帅,可主帅向来沉稳,今天为何如此模样。

晋军将领径直走上城头,居高临下,向着远处眺望,目光所及,已经可以看到一条黑线,应该便是斥候所汇报的敌军,但距离尚远,仍旧是难以看清模样,仅凭一抹黑色,也不足以断定,来人便是燕军,但看起数量,好似真的是不在少数,晋军将领冲着身边的军卒喊道:“紧锁城门,随时准备迎敌!”

虽然晋军此刻是刚刚入主临淄城,还不知道敌从何来,但如何他们也算是一支百战之师,况且军令如山,将帅所指,便应当令行禁止,所以仅仅是一瞬的迟疑,那名士卒便将军令,层层传递下去,而所有在城中忙乱的晋军士卒,也纷纷向着城门处汇聚,刀剑自然是握在手中。

而晋军将领此刻却仍旧站在城墙之上,好似不敢离开半分一般,仍旧是死死的盯着那道黑线,黑线的移动速度极快,不过是一会儿的时间,他便已经可以依稀看到一个个模糊的人形,观其盔甲,好似真的便是燕北士卒,但此刻晋军将领的注意力却是不在这些士卒的身上,一双眼睛所注意的尽是那一道高高举起的旗帜。

终于,他看清了那道旗帜的模样,而在看清的那一瞬,他也好似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满脸尽是不可置信之色,而他亦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很快便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此刻他所要做的不是惊讶,而是应对眼前的情况,他直接伸手,将身边的一名兵卒拽着衣领,拉到了自己身前,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大吼道。

“率领百骑,即可离城,回晋国求援,援兵越多越好,快!”

那名兵卒显然也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给吓了一跳,竟然是愣在了当场,就在晋军将领眼中几欲喷出火来,要将佩剑架在他脖子上时,才回过神来,一路踉跄的奔下城去,而不过便刻时间之后,在另一处的城门,百骑出城而去,向着晋国的方向,一路奔驰。

晋军将领看清了那面旗帜,自然更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燕北王旗,只有燕北王亲临,才会打出王旗,他心中已经顾不上想,以燕北王之尊,为何会亲临此地,但他心中知道,既然是燕北王亲征,那眼前的大军便不可能是十万这么简单,

在杨炎向张展传音表明自己的意思以后,张展也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再坚持,他心中明白自己几人与杨炎的实力差距之大,如果杨炎都是这般的凝重,那几人多半也是帮不上什么忙,留下来只能是反添麻烦,况且他们还有一个昏迷不醒的吴芳需要照顾。

几乎只是瞬间杨炎便已经冲至了三人身前,此刻的杨炎背后张开一对光翅,浑身的皮肤也都变成了银铜参杂之色,一出手就是自己的最强状态,杨炎本来直面的是面具之上写着一十二的修士,但就在他逼近的一瞬,一直没有任何言语动作的一十五突然一个闪身拦在杨炎身前,竟直接伸出双臂硬接杨炎劈下的刀刃,而二十三则直接抽身向着遁走的张展几人追去。

二十三洒出的粉末一与空气接触,竟然变成了一团团极为粘稠的烟瘴,杨炎斩出的刀气陷入其中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失去了踪影,杨炎心中一惊背后双翅猛地扇动数下,整个人在一头栽入烟瘴之前闪到一侧,同时由挥刀砍去,不过这次的目标不是二十三,而是他丢出的数道绿影,当当当几声脆响,杨炎挥刀砍在其中的三道绿影之上,绿影被撞得斜飞出去落到地上,身躯瞬间涨大起来,赫然是三头足足有十数米长的吊尾绿蝎,背部之上有着一道明显的白印,而杨炎还想挥刀阻截但动作已然有了一丝停滞,还是漏掉了两道冲出的绿影。

杨炎闪身后撤拦在张展几人离去的方向之上,冷冷的注视着对面的三人三蝎,啪啪,一十二伸出双手鼓掌道:“不用追了,这位小哥才是我们的目标,小哥真的倒是果断,不过敢只身留下,未免也太小看我们三个了吧。”“是不是小看要试过才知道。”杨炎寒声道,说着整个身子突然紧绷然后再次弹射而出。

不过这次却是杨炎还未靠近一十五就同样向着自己冲撞了过来,叮叮当当一阵脆响,对方竟然直接用双手与自己手中的刀刃硬拼数计而不见丝毫伤痕,“炼体的?我倒要看看是谁的肉身更强一点!”杨炎心中发狠,手上的力道猛地更沉了三分,一刀猛地劈下,一十五顿时蹬蹬向后退了三步,杨炎紧接着一脚向着其胸口处踹去,一十五双臂交叉横在胸前,显然是想硬抗下这一记,但刚一接触,双臂顿时凹陷下去紧贴在前胸之上,发出一声闷哼,虽然无法看见他的脸色但显然并不好受。

杨炎正欲再次追击,但在其身侧三只吊尾绿蝎已经成围攻之势,六只大螯向着杨炎剪来,杨炎却丝毫不加以理会,手臂前送如一柄长枪一般直取一十五的天灵而去,而身后的六只大螯就在接近的一瞬,早已被杨炎召回的圆环突然出现,将六只大螯弹开,然后一个回旋狠狠撞在一只蝎子的头上,顿时整个身子都倒仰过去,若非有力的蝎尾在地面之上一撑,怕是就要肚皮朝天躺在地上了,但嘴角之处有绿色的汁液流出。

而一十五面对杨炎直刺来的刀尖,暴喝一声全身的肌肤蒙上一层乌黑之色,双掌合十直接锁住了杨炎的刀身,两人手中同时发力,一滴殷红地鲜血顺着一十五的鼻尖留下,而杨炎手中的刀刃也停在一十五的额头前再也难以寸进一分,两人同时抬脚向着对方踢去,如同两截铁棍撞击在一起,均是吃痛向后退回,但上肢却依旧是如刚刚一样僵持不下。

二十三抽出一个玉笛横在嘴边,同时洒出一把烟雾般的粉末,奇怪的音节自其笛中传出,而烟雾之中的细小颗粒竟然都慢慢涨大爆开,赫然变成了一只只小指指节大小的飞虫,虫云在空中变化成一张巨脸摸样,向着杨炎飞来,一十五也极为配合的双手再次用力,死死的将刀刃锁住。

举报本章错误( 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