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梁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认为,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颇为“奇异复杂而不可思议”。按梁氏的观点,中国古代干支纪法的发明,似乎与腓尼基的二十二字母有关联。 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讨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