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独孤幽雪施施然下跪行礼道。
“平身,雪儿不必多礼。”
“谢父皇。”独孤幽雪起身,右手撑开置于小腹处,左手撑开压于右手手背,垂首静立下跪处。
“雪儿,为父一时疏忽,悠忽记起你今年也二十有一,已是急需婚配的年龄,你可有意中人,为父为你指婚。”独孤尧直奔主题,和颜悦色的说道。
“儿臣全凭父皇和母妃做主,不过儿臣还想再多服侍父皇和母妃几年,并不着急出嫁。”独孤幽雪回道,在这皇城之中,消息不灵通如何躲过那些明枪暗箭,已经成精的后妃公主们才听到皇帝召见就基本知道是为了何事,若到御前还不知为何被召见,万事俱休。独孤幽雪已猜到独孤尧有意让自己嫁入南宫家,心有不忿却不敢表露出来。
“女大当嫁,你大姐未满二十就嫁与镇西将军,如今都已生儿育女;云儿若不是因为十年前的变故,怕也早就为人妻母了。”独孤尧苦口婆心的说道,此事他虽觉得合适,但始终还是有点觉得对不住她的这个女儿,毕竟南宫荣确实不是什么良配,由此也更加体现南宫荣的臭名昭著。当然还有一点,对这个女儿的性子多少知道一些,联姻本为两家交好,若这个女儿真的嫁入南宫家,这一男一女就是两家的纽带和缓冲地带,若简单粗暴的直接指婚,女儿心向南宫家不向独孤家,联姻适得其反,得不偿失,所以贵为厉朝宣文帝,独孤家家主,独孤尧也不能如此随心所欲。
还有一点需要交代,独孤幽雪的生母良妃虽出身低微,无显贵外戚,其兄如今却已不容小觑。其兄何人?三川郡王独孤宏是也,独孤宏和独孤幽雪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由于齐王独孤猛醉心武学,无心权势,独孤宏在阑州郡府府兵和北境军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故此事也着实大意不得。
“父皇如此说,可是父皇精心为儿臣寻了个好人家?”独孤幽雪恭敬的问道,虽已知晓而且心中不快,却不敢当场表露,毕竟自己的一切都是独孤尧给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天堂到地狱也不过面前那人一道旨意而已。
“不错,当家天下,论经济实力和权势,无人能出南宫世家之右,你若能嫁入南宫世家,就是未来的主母,权势荣耀和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也不遑多让。”独孤尧说道,丝毫没有提到南宫荣的名字,独孤幽雪心里却只有那个嚣张跋扈,好色纨绔的形象。
“儿臣多谢父皇厚爱,不过儿臣听说南宫家的公子眼高于顶,儿臣容貌恐难入其法眼。”很委婉,拒绝的意思却十分明显,独孤尧闻言心下不快,拉长了脸,心里把那个臭名昭著的南宫荣不知骂了多少遍。
“雪儿过谦了,此事不急,父皇也是为你着想,你再好好想想,你跪安吧。”
“儿臣告退。”独孤幽雪如释重负,施施然离殿而去。等到独孤幽雪离去,独孤尧以手支额,一脸疲惫。
“刘安,寡人是不是老了?”独孤尧对旁边一脸慈祥,头发花白的老太监问道。
“陛下春秋鼎盛,怎能言老呢?”那个叫刘安的老太监回答道。
“哼,连你也来糊弄寡人。朕要是再年轻十岁,哪会如此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陛下这是疼惜儿女,为儿女之计深远,与老壮无关。”
“嗯,总算说了句中听的话。想当年越王之案,云都血流成河,文武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圈禁越王,寡人力排众议,只将其贬为亲王,寡人明知是何人搞鬼,却苦无证据。”
“奴才猜想,即使有证据,陛下怕也不愿同室操戈吧。”
“哼,还是你最明白朕的心意。不过寡人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太子之位虚悬已久,皇子皇叔们蠢蠢欲动。刘安,你说朕的这些个儿子中,哪个最适合做太子?”
刘安闻言大惊,急忙下跪道:“奴才一介阉人,不敢妄议朝政。”
“哈哈,瞧把你吓的,朕恕你无罪,你就当平时闲话家常,陪朕闲聊,说说吧。”
“奴才斗胆,越王性情宽厚,是长子也是舜元皇后嫡子,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不过陛下当初因为越王一人得罪了文武百官,此时复位怕是阻力重重。”刘安没有说明为何阻力重重,其实很好理解,太子若复位且继承大统,当初的那些人还有好日子过吗?这朝堂还能如此这般平静吗?
刘安见独孤尧不置可否,面色平静,接着说道:“鲁王性情温润,谦逊有礼,不过他喜文不喜武,应对如今的大厉天下,怕也不是好的选择。三川郡王骁勇善战,是能征惯战的大将,然征战有余,治国怕也不合适,一个不好得罪那些个世家,终归不妥;传言安阳郡王文韬武略,然此刻仍有待验证,毕竟云州目前比其他四州要乱得多;临海郡王是个性情中人,和三大势力应该会很合得来,不过其治国谋略似乎不足。”
“哼,你个老油条,不偏不倚,谁也不靠,爱和稀泥的老毛病还是没改,说了等于白说。”独孤尧笑骂道。真的是白说吗?不见得,五个成年皇子,除了越王复位阻力重重之外,其余四人,有三人都各有优缺点,只有一人的德行有待验证,却没有明显缺点。这看似只是很细小的差别,若仔细一想,其实寓意深远。安阳郡王以郡王身份代行藩王之权,还是在势力错综复杂的云州,要说做出这个决定的独孤尧对他没有任何期待,谁会信?刘安看得很明白,独孤尧也听明白了刘安的意思,不过此处的谈话内容若传出去,那些成精的人立马就会明白,朝堂风向又会改变,独孤尧并没有打定主意,不想那么被动,自不会将话说得那般明白。
太平历七二一年十月初七午时末,中州,云都皇城后宫
皇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皇帝的自家府邸,里面有议事的地方,有皇帝自己住的地方,有妻妾住的地方,也有子女住的地方。皇帝的婚姻和政治密切相关,与皇帝本人好色与否并无太多联系,对本朝宣文帝来说,估计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妃嫔,然母凭子贵,托儿女的福,大厉宣文帝朝有一后四妃却为天下人熟知。
舜元皇后郑氏,独孤尧尚为亲王时正妃,出自白川郡郑家,宣文帝长子、前太子、现今中州越王独孤行的生母,居于坤宁宫。
淑妃徐氏,独孤尧尚为亲王时侧妃,出自云都郡徐家,鲁王独孤翔和蓝海郡王独孤跃的生母,居于北辰宫。
德妃冯氏,太康元年入宫,被封德嫔,出自凤鸣郡冯家,长公主独孤微雨生母;太康二十二年,长公主出嫁,被封德妃,居于南潇宫。
良妃柳氏,宣文帝生母贴身丫鬟,太康三年太后薨逝,柳氏被改为乾安殿奉茶宫女。同年被宣文帝临幸,封为贵人,太康四年三川郡王独孤宏出世,进封良嫔;太康九年生雪公主独孤幽雪;太康二十四年,二十岁的独孤宏被封三川郡王,柳氏进封良妃,居于东湘宫。
贤妃上官氏,刀神上官杰之妹,太康四年独孤氏和上官氏联姻,同年上官氏入宫,封号贤妃,以示尊崇;安阳郡王独孤陌生母,居于西涟宫。
当然,仍有一些曾经名噪一时,如今却被遗忘的封号,如独孤若云生母萧氏,出身低微,却因绝美的容颜舞姿身段名动天下,于独孤若云出生时因难产而死,谥号柔妃;如出身青石郡齐家的贵妃齐氏,十年前在风头正劲时突然被打入冷宫,具体为何至今仍无明确说法。有人猜测和前丞相有牵连,也有人猜测和天刀门一案有关,众说纷纭,宣文帝当时也只是一句“德行有亏”就把询问此事的人打发了,具体内情,或只有当事人知晓。
皇城占地面积甚广,皇城内部又一分为二,分为前宫和后宫,从占地面积来讲前后宫几乎各占皇城一半。后宫之内,外臣非召不得擅入。后宫大体又分为四部分,居中靠近前宫是皇帝寝宫养居殿,居中靠北是九座大的宫殿和零散的相对较小的宫殿,乃是皇帝后妃的居所。皇帝寝宫和后妃宫殿之间是御花园,这三处所在的两侧是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是未封王皇子和未出阁公主的居所,西六宫则是先皇遗妃的住所。诸如御膳房,太医院的辅助机构,暂且按下不表。
皇帝后妃所居的九座较大的宫殿依九宫格排列,居中众星拱月般的自然就是皇后所居的坤元宫,东南西北四宫则分别居于坤元宫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这五宫均为一人主持,而九宫格四角的四座宫殿和外围的小宫殿则不一定,有的仍是一人一宫,有的则是妃嫔贵人杂居。独孤幽雪的生母良妃柳氏所居的东湘宫在坤元宫正东面。
东湘宫正殿内,上首香案前一妇人云鬓髙挽,正襟危坐。只见妇人一身天青色绣花交领衣裙,头戴蓝色花冠,圆脸,额头很高,弯弯的柳叶眉直垂眼角,眼角已有皱纹,一对桃花眼微眯,略显老态。皮肤已暗黄,神情淡淡,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在她左手边下首,坐的是一身红衣,身材火辣的独孤幽雪。
“陛下召你前去,可是因为与南宫家的联姻事宜?”上首的良妃问道。
“是的,母妃,二姐不想嫁,父皇想让儿臣代表独孤家嫁入南宫家。”独孤幽雪回道,在自己母亲面前,不乐意的表情显露无疑。
“父皇暂时倒是没有逼儿臣,不过若是南宫家步步紧逼,儿臣想父皇也就不会再如现在这般温情脉脉。”
“南宫家不是点名要云公主吗?如此大事,陛下不去劝云儿,怎么反而想到了你?”
“母妃有所不知,儿臣也是听说,有消息称上官仁还活着,刀怪西门追找到了他,并放言说和剑圣林劲都支持上官仁,反对让二姐嫁入独孤家。”
“竟然有这样的事,上官家的小子真的还活着吗?”
“这个儿臣也不知,关键在于父皇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似乎信了,开始考虑其他的联姻人选。”
“那雪儿的意思呢?嫁入南宫家的确有利有弊,南宫家作为世家却可以和大厉王朝分庭抗礼,你嫁过去便是未来主母,地位权势自不必说;可哀家也略有耳闻,南宫家的嫡长子,并非良配。”
“母妃说得是。雪儿虽无意中人,帝王家的婚姻也无太多男欢女爱可言,可无论如何,儿臣的夫君也绝不应该是那般纨绔好色不堪之徒。”拒绝的意思十分明显。
“哎,都怪哀家,出身卑微,于此事人微言轻,不似云儿那般有所依仗,帮不到你了。”
“母妃别这么说,我们母女的出身都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
“那此事,雪儿想怎么应对?”
“听父皇的口气,此事暂时不急,儿臣预计今年之内还不会将最终人选定下。儿臣想趁这个时机,请兄长出面帮忙。”
“哦,不错,怎么把宏儿忘了,不过雪儿你要记得,你兄长现在也是如履薄冰,你若请兄长相助,定要谨慎行事,最好不要直接将他牵扯进来。”
“儿臣明白,母妃休息吧,儿臣就不打扰了。”
“嗯,你去吧。”
“儿臣告退。”
独孤幽雪退出殿外,走出东湘宫,一路上面色怨毒,嘴里不停地碎碎念着什么,随行的宫女听得不太真切,大体意思却了然:都是女儿,父皇怎能如此偏心都是您的孩子,母妃你怕大哥有事,却不管儿臣是否幸福哼,走着瞧,本宫可不会就这么屈服